6月25日,《河南省生态扶贫工作要点(2018—2020年)》发布。工作要点提出,要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建设扶贫、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扶贫、森林资源利用扶贫等工程,充分发挥生态保护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切实做好河南生态扶贫工作。
实施退耕还林建设扶贫工程。2017—2020年全省争取实施退耕还林15万亩左右。退耕还林任务向特困地区和深度贫困县倾斜,优先安排符合退耕政策贫困村的贫困农户。力争2020年底前,符合现行退耕还林政策且有退耕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耕地全部纳入退耕还林实施范围。
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扶贫工程。认真落实我省1931万亩国家级公益林和480万亩省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在国家级、省级公益林调整增加面积时,优先把符合区划规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所有的公益林列入补偿范围,增加贫困户收入。
2018—2020年林下经济建设利用林地面积1380万亩,其中林下种植230万亩、林下养殖180万亩、林下产品采集加工120万亩、森林景观利用850万亩;产品附加值突破60亿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3.1万户实现增收。加快森林旅游业与康养服务业发展,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森林康养示范基地;开展森林康养示范创建活动,到2020年,全省森林、林木(花卉)公园达120处、省级以上湿地公园达50个、森林康养基地达60个,森林旅游业与康养服务业力争实现产值250亿元,助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河南经协方面表示:2017—2020年全省争取实施退耕还林15万亩左右。退耕还林任务向特困地区和深度贫困县倾斜,优先安排符合退耕政策贫困村的贫困农户。力争2020年底前,符合现行退耕还林政策且有退耕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耕地全部纳入退耕还林实施范围。
支持贫困县加大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在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中,集中资源调整种植结构,建成一批高标准、高质量的经济林基地,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增加经济收入,实现扶贫帮扶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作者单位:湖北大方锦佳置业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