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云“心不如佛者,不可为医;术不如仙者,不可为医”。山东济南血液病医院专家潘祥林说,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在被赋予神圣光环的同时也承载着生命的重托。
潘祥林教授平时治学严谨、工作认真。在对待病人时,真正做到“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对各种血液病疑难杂症颇有研究,能结合患者病情,快速制定出符合患者实际情况的治疗方案。
潘祥林教授不仅医术高超,在学术方面更是为我国血液病科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曾多次在国家正式出版的核心期刊杂志上发表医学论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其主编的《实用诊断学》已列入人民卫生出版社重点图书,任职国家正式出版的多种杂志编委及常务编委。主编与参编教材专著与其他书籍20余部;所主编的全国“十五”规划教材《诊断学》(第6版)获得国家教材建设委员会及卫生部优秀教材2等奖;近五年来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已无病生存五年以上者达30%;在国内首先应用热化疗方法治疗难治性急性白血病,其中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粒变”患者1次治疗即达到骨髓完全缓解。
血液病的诊疗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诊疗工作,潘祥林教授在血液科领域辛勤耕耘、无私付出,把自己满腔的赤诚献给挚爱的事业,用自己的双肩挑起生命的重担。他救治的危急患者无数,在学术领域的研究意义重大,但他从不计较任何名利与回报。作为一名老教授、老专家,潘祥林教授对工作极端负责的精神也给年轻医生做出了表率。
每天早上7点刚过,潘教授就会出现在病房里,了解病人病情变化、掌握第一手资料。只要是他负责的病人,他都会经常关心他们、询问他们的病情。潘教授每天都坚持早晚2次查房,有时开会误了查房时间,再晚他也会到病区去看看,因为他心里着实放不下他的病人。
没有对患者深切的同情,就不会有坚持每天两次查房的耐心;没有对医学事业的执著追求,就不会有艰苦奋斗常年加班的干劲。件件小事,都映衬出潘祥林教授高尚的医德和无私的精神。他常说:“对于金钱和名利,要求越多,苦恼越多”。所谓无欲则刚,当一名医生对患者无所求的时候,他的胸襟是坦荡的,他的未来是无限宽广的。在我们每个人平凡的生活中,不可能都有轰轰烈烈的业绩,但却可以在平凡的岗位上奏响动人的乐章;在质朴的生活中孕育出耀目的芳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