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今的社会里,在这个拼爹、拼智商、拼颜值的时代,你是不是正为孩子不长个而烦恼?如果你的孩子再低人一等,他们还拿什么去竞争?废话先不多说,先来看看你家孩子身高是不是达标了?
进入正题之前,小编要给大家说说陈兆文教授在接诊室碰到的两个两个小案例。
案例一
就在前几天,一对夫妇带着女儿来测骨龄,10岁3个月,143cm高,骨龄9.9,陈兆文主任预测,娃成年终身高158-160cm。
虽然158对女生来说并不算特别矮,可孩子的妈妈身高165,孩子爸也不矮,再加上现在的给孩子营养又这么好,按道理说应该是青出于蓝胜于蓝,怎么自家娃都还没有妈妈高呢?
案例二
小张夫妻俩都挺高,但上四年级的孩子却矮比同龄人矮半个头。本来,按照老一辈的观点,这不就是发育比别人晚点嘛,急啥呢总会长的。但是小张夫妻可等不了这要是耽搁了孩子发育那就追悔莫及了。
于是夫妻俩带娃去到我院测骨龄。一测,骨龄果然比实际年龄小了2岁。巧的是,同去的还有孩子同班的女生,一测,骨龄居然比实际年龄大2岁(女孩已经开始发育)。
陈主任表示,俩个孩子可能都需要进行激素治疗,前面的促生长,后面的抑制发育。家长蒙圈了……那么,到底什么是骨龄,测骨龄的意义是什么,为嘛骨龄会和年龄不一致,用激素干预孩子生长…真的OK吗?
在大多数人看来,骨龄不就应该和年龄没差嘛。一般来说也确实没错。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年龄和骨龄如同两条平行线,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头也在慢慢生长,手变长,肩变宽,脚变大,个子一天天在长高。
我们最好奇的长高,主要是哪里在长呢?
分别是头骨、脊柱和下肢。但是,这三位对身高的贡献度可各不相同:
● 头骨,1岁左右基本发育完全。我想也没人会希望通过拉长头骨的长度来达到增高的目的吧。
●脊柱,脊柱生长周期相对较长,增长缓慢。事实上,上半身对身高影响并不占主导地位,因此个子矮的人拍集体照,才喜欢邀请大家坐着拍嘛。
● 下肢,下肢的发育快,增长时间比较集中。
可见,下肢才是身高变化的决定因素。那么,下肢长度又是由谁决定的呢?答案是,大腿和小腿的“长骨”。长骨又是如何长长的呢?
长骨由软骨骨化而成。长骨两端叫骨骺,中间叫骨干。骨骺和骨干之间叫骺板,也就是咱们最关心的“生长板”。
骺板不断地向着骨干生长、骨化,使得长骨不断加长,从外在看来,就是咱们在不断长高。
一旦骺板活动停止,完全骨化,干骺愈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骨骺闭合”了——长骨便不再生长了,长高运动就到此结束。
手指的骨骺分离闭合对比图谱,类同下肢长骨。
这下该get到长高的关键了吧?骺板活动停止,骨骺闭合,身高尘埃落定。也就是说,想要长高,关键在骨骺融合前。
那么有人要问了,那我咋知道啥时候骨骺闭合呢?
这就涉及到测骨龄的意义了。
为啥骨龄和年龄会跑偏了呢
通过观察骨化中心的大小、形态、结构和相互关系的变化来判断体格和生理的发育程度,通过对发育程度进行统计处理,以年龄的形式,以岁为单位进行表达的生物学年龄。
为什么会出现骨龄和年龄的差异呢?
在人生长发育过程中,年龄可以按部就班的循序增长,不受外界因素干扰,骨龄却不行。在骨骼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它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激素、营养、睡眠、运动、疾病、药物、精神心理等等。
其中,激素对骨龄、身高的影响比较重要。
影响长高的激素有性激素、生长激素(促进长高最重要的激素)、甲状腺激素(与身高激素起协调作用),糖皮质激素等(过多时将抑制生长激素作用)。
性激素对长高来说是把双刃剑。因为,它除了在青春期与生长激素协同作用,促进娃快速生长之外,也在骨骺闭合中起主导作用。
那么,骨龄和年龄相差多大算不正常呢?
龄即是各年龄时的骨成熟度。正常情况下,骨龄与实际年龄的差别应在±1岁之间,落后或超前过多即为异常。
提前:骨龄比生活年龄大1岁以上;
延迟:骨龄比生活年龄小1岁以上;
正常:骨龄与生活年龄相差不超过1岁。
● 骨龄比实际年龄偏小2岁及以上:可能有生长激素缺乏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会导致矮小症。
● 骨龄比实际年龄偏大2岁及以上:可能有性早熟,以及一部分的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
陈主任提醒各位家长,骨龄超前的娃,因为提早发育,虽然暂时看起来会比同龄孩子高,但也意味着青春期进程加快,容易出现身高还没来得及长足,在性激素水平的影响下,骨骺板已经停止生长的情况——最终导致孩子终身高不高!
骨龄最能准确反映出孩子的骨成熟度,了解孩子的生长潜力、性发育及性成熟的趋势,对儿童的矮小和早发治疗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当出现了骨龄异常偏小或者偏大的情况下,需不需要医疗介入治疗呢?
内分泌疾病导致生长发育不良的孩子,在骨骺闭合前及时就医,补充和调节生长相关激素,很有必要!但是,必须去正规医院,由医生作出评估后进行治疗。千万不要相信朋友圈贩卖的各种长高神药,更不要轻信各种非正规机构的增高疗程!
为了养出一个健康的大长腿当爸妈的,应该做些啥呢
1.运动:是指合理的运动,像运动员般高强度的运动量,反而会增加孩子的关节负担,抑制孩子的生长发育。跳绳对于改善孩子身高效果比较明显,操作又简便,家长可以让孩子每天跳一次,每次十分钟,坚持为之,能够收到良好效果。此外,篮球、羽毛球、游泳等都是非常好的运动方式,家长最好能够帮助孩子养成热爱运动的良好习惯。
2.睡眠:最好早睡,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间是从晚上10点至半夜2点。家长不要让孩子超过10点睡觉,小学生最好在九点半前上床,每天保证八小时的睡眠时间。
3.营养:必须均衡,孩子如果偏食、挑食,就容易长不高。家长应该给孩子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如牛奶、肉类等,锌、钙、铁等微量元素也要注意,缺乏同样会引起生长发育迟缓,错过了最佳生长时间,以后就很难追赶。
4.疾病:也是影响身高的一个关键因素,家长也要注意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如果孩子长期咳嗽、过敏性鼻炎等慢性病,需要及早治疗。
爸爸妈妈们日常关心孩子的身高增长速度,关注孩子的发育状况。有问题,及时就医。
支付宝搜索杭州复旦儿童医院可正常自助挂号儿科专家
|